網店商家究竟該不該被征稅?
發(fā)布時間:2014-01-21 新聞來源:一覽家紡英才網
似乎每次電子商務領域出現(xiàn)銷售井噴情況時,關于網店征稅這一并不新鮮但卻一直飽受爭議的話題就會浮出水面。2013年“雙11”,淘寶再次“發(fā)力”,突破350億元銷售額“大關”,使得對于電商領域是否該被征稅的討論再次見諸報端。
目前電子商務市場上的小賣家占絕大多數(shù),他們規(guī)模小、經營利潤低,店面成本的節(jié)省和稅款的節(jié)約是店主相較實體店而言的最大優(yōu)勢。基于對這種經營優(yōu)勢消失的擔憂,最反對征稅的群體也是他們。某淘寶賣家江小姐就是眾多中小賣家中的一位,她的店鋪主要以“走量”為主,“雖然我們去年也參與了各種促銷活動,但普遍感覺對小賣家來說‘碰運氣’的成分居多,如果碰巧款式選得好,賣幾千件很正常,如果款式不好,常常會虧本。”江小姐透露。另外,目前服裝行業(yè)網頁直通車的價位為4~5元點擊一次,這對于小賣家而言顯然無力參與,她表示,小賣家還是以維護老客戶為主。
目前服裝銷售凈利潤的正常值為銷售額的10%~15%,關于成本的上升,除了網站廣告位價格的不斷上漲,安徽白馬淘寶大學校長李軍也提出了對“包郵”和“電商業(yè)員工社保”問題的思考。在他看來,規(guī)定訂單數(shù)目達到一個定量后才包郵,實際上是增加了企業(yè)負擔。首先,訂單不被包郵的消費者對賣家不滿意;其次,就算是包郵,賣家為了節(jié)約成本一定會盡量壓低快遞價格,而壓價之后的快遞服務質量往往也會打折。
盡管如此,馬云仍明確表示,企業(yè)不納稅是不道德的,他支持國家向電商征稅。對此,居家生活品牌熊先生的CEO林東說道:“雖然馬云支持征稅,但他并不能保證每個淘寶賣家都能賺錢;另外,雖然大家都認為淘寶的店主在逃稅,但是,我們并不是不交稅,而是沒有一個正規(guī)、合理的途徑去交。”盡管關于征稅的正面支持逐漸明朗化,但目前關于如何征稅的各種討論辦法,包括登記制度、查明稅源情況以及實施屬地征管等討論建議,似乎都還不夠清晰。電子商務的虛擬性、開放性,以及可數(shù)字化造成的課稅對象性質模糊和納稅時間和地點的不確定,使得現(xiàn)行稅收要素對電子商務的約束較少、可控性較低,而這些都是使得目前稅款征收工作困難重重的主要因素。
家紡英才網調查員介紹:倘若開始征稅,會使得淘寶失去很多C2C賣家。因為小賣家都是作坊式的,缺少開發(fā)票的能力,如果強行通過訂單征稅,小賣家只能通過提高售價來保證利潤,而最終買單的還是消費者。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
分享到: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